城市是现代社会的灵魂黎荔我们活在城市,离不开如潮如涌的市声,这是我们的城市。
我们曾多么追慕桃源梦,以为人性只有在青山碧水间才能尽情地舒展。我们曾愿意听着内心清冷的泉鸣,走回到自然中去,遗弃城市或是被城市所遗弃。可是,我们能像一只长大的鸟,离开那个曾经孵化它的窝那样,真的离开城市吗?怀着热爱,行走在荒郊、野外,行走在没有人烟的地方,行走在天很蓝的地方,行走在星星会离我们很近的地方,行走在风会割疼我们脸颊的地方,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也许,那只是或短暂或悠长的一个假期,我们终究要归来,归来于城市。
其实,我们这一X矫情儿女,已没有可能再做一个纯净的自然之子。我们自尊自大,放任不羁的性情,只有纷纭万象的城市才能容纳。城市让我们软弱而功利,执着而自私。我们只有一个人在城市街道上行走,身后有巨大的人流作背景,才不至于彻底的孤独,而又如鱼入水般X。
把视角回归个体,城市的存在,无非就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个体而已。满足人们的固有的肉体需求、满足人们后发的精神追求,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虚荣心,满足人们又想凑热闹又想离X索居的矛盾……城市,是人类直接觅食藏身与工商贸易的聚合结果。个体意义上的都市人已经变得如此软弱无力,以致只有依赖城市的各种便利才能生存。于是,城市像叼草筑窝的大鸟,它衔来工商机构、金融机构、行政机构、交通设施、餐馆、医院;它还给窝里安置了电台、剧院、图书馆、大学院校、寺院教堂、X等等。一切就为满足那些忙忙碌碌的蝼蚁般的人X。所以,城市也可以被看做是集纳最多资源,同时将这些资源应用效应最大化的地方。当这些资源较多,能够满足更多人需求的,我们就将其称为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城市。
城市特有的向心力,不只是由于它意味着财富、生存机遇与享受,而且更深刻地是因其象征着现代文明的精神中心。近代城市是在工场制作与商贸市场将人X聚集之后形成的,作为一种适合于近现代专业技术与商贸社会的新的精神信仰空间,城市其实是现代社会的灵魂。所有的城市,都依赖乡村的供养,乡村是城市的父老乡亲。然而,二战之后,外殖民时代结束,但随之而来的是内殖民时X始,就是城市对乡村的殖民。今天,城市已壮大成为披发狂奔的巨人,在追求繁荣、远离自然的道路上越行越远。因为逐日竞走,城市巨人变得极其饥渴,不仅要饮于周边的河渭,河渭不足,还要调度远方的资源来供养,北饮大泽。也许如传说中的夸父道渴而死,因过度扩张而恶性循环一旦形成,城市就像患上了癌症,也进入到慢性死亡的过程,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无论城市有多少让我们吐槽怨恨之处,对很多怀揣着梦想的人们来说,它依然是值得奔赴和托付的地方。因为,城市为人们提供开放、多元、公平的发展机会,长久生活其中,心灵长期受这种富于活力的文化氛围濡染,人们不会甘于麻木和平淡,而是充满“释放自己”的勇气与动力,哪怕只是城市的广场狂欢,也是一种情感宣泄,用以排解人们生活的焦虑与乏味。
解决对一座城市的爱恨,就是要反复的来往,一遍一遍刷新它,就是要长久地浸泡,一遍一遍感受它。虽然迷宫般的城市,总有种莫名的寂寞。摩肩接踵、熙熙攘攘的路遇,永远不知道,会错过什么,各种关于追寻的巧合和错过,编织着城市丛林里的奇想和激情、忧郁和柔弱……
一个发展的城市,无论是古老的西安、北京、广州,还是相对年轻的大连、青岛,都像一个向前奔跑的孩子,不管之前走了多久,前面还有更多的风景等着他去看,去体验,成为他的新的记忆。作为恰好跟他一起进入这一段时间跑道的居民,只希望,一路奔跑的城市,在丢弃他往昔生活物证的时候,不要后悔,始终不忘城市建立的初心,以及依然葆有他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