霹雳火秦明
文:都头郓哥。作者本名谭亚南,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人,自幼酷爱历史,喜读古典名著,致力于《水浒传》历史资料和版本研究多年,代表作品《扫水浒传》。
原题为:《略谈秦明二三事》
根据相关记载,《水浒传》原名《江湖豪客传》,光听名字就能联想到书中各类江湖好汉的精彩表现。说起好汉,就不能不提好汉的武艺,梁山一百零八将之中,除了卢俊义武艺超X外,马战武艺最高的当属X五虎将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了,但若说起五人之中武艺最有争议的一位,肯定非秦明莫属。秦明的武艺之所以给很多读者留下“五虎最末”的印象,和其败给史文恭一战有很大关系。关于此战秦明速败的原因,早已经有很多人讨论过,本文不准备重新讨论,而秦明的事迹,大多数读者都很熟悉,也无需再提。本文仅就与秦明有关的一些小情节和小故事进行分析,从不同视角来解读一下颇受争议的霹雳火秦明。
一、秦明到底是哪里人?
大家知道,《水浒传》原文在秦明出场时是如此描述的:【那人原是山后开州人氏,姓秦,讳个明字,因他性格急躁,声若雷霆,以此人都呼他做霹雳火秦明。祖是军官出身,使一条狼牙棒,有万夫不当之勇。】也就是说,秦明是山后开州人氏。那么这个开州究竟在哪里?对此,目前有三种观点。一种认为是今重庆市开县。因为据《宋史》记载,开县在北宋为开州,属于夔州路。一种认为是今河南省濮阳市,因为据《金史》记载,金代曾在濮阳设置开州。一种认为是今辽宁省凤城市,因为《辽史》记载,辽代曾设开州,就在今辽宁省凤城市。
那么上面三种说法哪种可信呢?笔者赞同辽宁省凤城市的说法。
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因为秦明的籍贯开州前面还有个地理名词,那就是山后。我们知道,五代后晋石敬瑭为了一己私利将燕云十六州割让给了契丹,后来燕云十六州习惯上以太行山北支、内长城为界,划分为山前七州和山后九州。虽然辽代的开州并不在山后九州之内,但是所谓的山后九州只是针对燕云十六州的范围而说,而抛开燕云十六州之外,开州确实在山后一侧,因此辽代的开州符合山后开州的说法,而其他两种说法虽然有开州,但是和山后没有关系。二是《水浒传》虽然是一部伟大的名著,但是仍有其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其地理的错乱上。这从X押送生辰纲、戴宗送信等不符合地理的错误事例就可以看出,因此,在分析书中的地理时,要综合来看,而不是只比对真实地理分析问题。秦明的籍贯,书中说是山后开州,这个开州不一定就是属于北宋辖区的开州,同样的例子,可以举出杨雄曾在蓟州当差,而蓟州当时是辽国的领土,因此可以看出,水浒的作者在地理描写上有时候是不考虑实际情况的,而是以为小说情节服务为第一位,因此说秦明是属于辽国领土的山后开州人是有道理的,符合作者的创作逻辑。
二、秦明在元明杂剧中的表现。
《水浒传》的成书是一个历经数百年的过程,而在今本水浒成书以前的早期水浒资料中,元明杂剧就是重要的一种。据统计,在已知现存的元明杂剧中,有秦明登场的共有三部。分别是《豹子和尚自还俗》、《梁山七虎闹铜台》、《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
在《豹子和尚自还俗》中,秦明仅在宋江细数手下三十六名兄弟的名单X现,排名第十一位。在这部剧中,秦明只是个背景板一样的人物,没有台词,也没有表现。
在《梁山七虎闹铜台》中,卢俊义因为被奸夫X李固、贾氏陷害,宋江、吴用于是派秦明、雷横二人为搭档,先潜入铜台城中,作为内应。之后梁山大军攻打铜台,大人协助打开城门,并且与徐宁、李逵一同活捉了李固、贾氏二人,为卢俊义报了仇,众人同回梁山。这部剧中秦明的表现也很是精彩了。
在《宋公明排九宫八卦阵》中,秦明、雷横二人又一次成为了搭档,在与辽兵对阵时,宋江排下九宫八卦阵,安排二人镇守坤、离二阵,之后大败辽兵时,秦明更是用狼牙棍打死了剧中辽军主将兀颜统军之子兀颜受,为最终破辽胜利立下了大功,可以说秦明在这部剧中大放异彩。
通过上面几部杂剧,我们可以看出早期杂剧中秦明与今本《水浒传》秦明形象的一些不同之处,特别是秦明、雷横二人竟是一对默契搭档,这对熟悉今本水浒中朱仝、雷横为搭档的读者来说,还是蛮新鲜的。
三、水浒牌之秦明“番外篇”。
玩过水浒牌的读者可能会比较熟悉,其实水浒牌早在几百年前的明代就已经有了,而且当时颇受人们欢迎。明代人张岱曾在《瑯嬛文集》中专门介绍过水浒牌,并且为水浒牌上的四十八人都写了赞语。其中对霹雳火秦明的赞语是:于思于思,弃甲复来。不了解这句话的读者可能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实这句话出自《左传》,原文是【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这其中有个小故事,原来春秋时期郑、宋两国交战,宋国主将是华元和乐吕。出兵之前,华元杀羊犒赏部下,却忘了给自己驾车的羊斟(当时交战使用战车),羊斟很不满,于是在两军交战时故意把战车赶到郑国军队中,导致华元被活捉,乐吕战死。后来华元自己跑了回来,被君主委任巡视修筑城墙,修城的人都知道华元的事迹,于是唱歌嘲讽他。于思于思是形容人胡子多且长,弃甲复来是讽刺华元战败,丢盔弃甲又逃回之事。张岱之所以把这个典故用在秦明身上,笔者推测当是讽刺秦明原为官军将领,后来落草又受招安,重新变回官军将领之事,不得不说这个比喻还是很形象的。秦明如果知道了这件事,会不会气得打碎他的狼牙棒才肯罢休呢,可添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