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游记:探寻成武县博物馆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博物馆游记:探寻成武县博物馆的历史与文化之旅

文/张福献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应邀前往成武县博物馆,参加了一场由县志愿者协会举办的教师座谈会。这次出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丰盛的文化气氛,还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成武县博物馆的特殊展览。成武县博物馆位于县城先农坛大街与仪凤路的交汇处,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成为了当地大众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场所。

走进博物馆的序厅

我们稍作休息,便沿着博物馆的南侧入口进入了序厅。刚踏入展览区域,左侧第一展厅迅速吸引了我的注意。展厅内陈列着一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时期的出土文物,包括蚌镰、石斧、骨凿和石镞等。通过博物馆的专家——郭馆长的详细介绍,我了解到,蚌镰是由河蚌制成,用于收割植物,是原始人类的一种重要工具。这件文物的尺寸小巧,残长9.6厘米,宽3.7厘米,厚度仅为0.5厘米,充分展现了当时大众的智慧才智。

在这些文物中,尤为引人注目的还有骨镞。这种箭头状的工具,外形呈三棱体状,长度约为8到9厘米,犹如虾米,虽简陋却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郭馆长告诉我们,这些古老的工具不仅是成武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人类生活的见证,也体现了成武作为人杰地灵之地的悠久历史。

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随着我们向北走,陶弯管的身影映入眼帘。这件文物被誉为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是周朝郜城的地下排水装置。陶弯管的颜色呈灰白色,表面光滑细腻,犹如现代科技的产品一般。郭馆长详细解释了这件文物的来历,尤其是它在古代下水管道工程中的重要性,让我感受到了一种久远的文化底蕴。这不仅是成武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应该引以自豪的文化遗产。

在深入了解的经过中,我们又发现了两块戳印砖。这些汉代文物展示了古人对死亡和墓葬的重视。其中一块砖上留下的“伤疤”更是引发了一阵笑声,郭馆长幽默地讲述了盗墓贼的故事,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唐三彩文物的魅力

继续往展厅内走,我被唐三彩文物的华丽所吸引。一件宋代的五彩抄手瓷人和一件唐代的三彩瓶成为了我此次参观的亮点。郭馆长生动的讲解让我倍感亲切,他描述五彩抄手瓷人时,娓娓道来的幽默风趣,让每个人都忍俊不禁。他描绘了这对夫妻和丑陋女佣的故事,仿佛让我们回到了那个时代,感受到了古人的生活场景。

唐三彩瓶更是精致至极,其工艺之细致让人难以置信。郭馆长的玩笑再一次让我们捧腹大笑,他调侃如果用这个瓶子盛酒,可以喝上几天,令人倍感乐趣。这些古代文物不仅是历史的承载,更是文化的传承,让我们在欢笑中感受到历史与现代的碰撞。

小编归纳一下:博物馆之行的感悟

时刻过得飞快,我们在博物馆里度过了愉快而充实的时光。随着郭馆长接到职业电话,我们不得不结束这次的参观,回到序厅准备离开。虽然我对博物馆的游览还有很多未尽兴之处,但这次博物馆游记让我对成武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与体会。

在夕阳的余晖下,月亮悄然升起,我感慨万千:博物馆如同一座文化的宝库,蕴藏着丰盛的历史遗迹和人类智慧的结晶。每一次的参观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我们的文化认知的提升。如果有机会,我一定会重游这座博物馆,探寻那些未曾发掘的展厅,续写我的博物馆游记。

20X9月11日于成武

作者简介:张福献,原名张慧峰,山东省成武伯乐一中教师。华文原创小说签约作家,南方文学编辑,中语参专栏作家,著有中篇小说《吉祥和他的伙伴们》,有诗歌、散文和小说数百万字,散见于各网络平台。